


管節計算配筋指標 管節配筋計算長度 每米
管內徑 Do (mm) | 管壁厚 t (mm) | 管外徑 D1 (mm) | 骨架 層位 | 環向筋 | 縱向筋 | 鋼筋 用量 (kg) |
直徑 (mm) | 環內徑 (mm) | 環數 (環) | 螺距 (mm) | 重量 (kg) | 直徑 (mm) | 根數 (根) | 重量 (kg) |
1500 | 150 | 1800 | 內層 | 7 | 1540 | 18.3 | 54.7 | 26.9 | 7 | 16 | 4.8 | 55.6 |
外層 | 7 | 1746 | 11.5 | 87.2 | 19.1 | 7 | 16 | 4.8 |
說明:
1. 采用冷軋(或熱軋)帶肋鋼筋。鋼筋骨架為滾焊機焊接成型。
2.《冷軋帶肋鋼筋》性能應滿足GB13788-2008標準要求。
3.《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》性能應滿足GB1499.2-2007標準要求。
4. 鋼筋骨架兩端應平纏密繞2環,兩端混凝土保護層為10毫米。
5. 縱向鋼筋根數允許按鋼筋骨架滾焊機的設定而改變,但必須滿足GB/T11836-2009有關要求。




頂管目前我國采用的是一個行業標準。全稱叫:頂管用鋼筋混凝土管行業標準(JC T640-1996)
我們通zd常把這種管材叫做F型鋼承口管,專有二級與三級之分,長度有2000 ,2500,3000之分,最常用的是2000。
管的壁厚通常是內徑的10%,也就是DN1500的管材,厚度為150MM,表達式為:DN1500×150×2000
鋼筋混凝土頂管是以水泥、鋼筋、沙、石子等做原材料以離心機攪拌成型的一種排污管,主要用于城市雨水、污水或農田排灌等排水的任務,它是一種非開挖鋪設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,就是兩頭挖兩口作業井,然后在井下從這頭向另一頭把管道頂進去。不過不是直接往土里頂,而是利用一個機頭先在前面鉆洞,一邊鉆一邊把管道頂進去。鉆洞所產生的泥土,則通過一個和機頭相連的泥水回路管,一邊往里輸水把泥變成泥水,一邊把泥水抽到地面上運走。管道連通后,再把作業井上的口收小,蓋上窨井蓋,變成今后的檢查井,優點在于不影響周圍環境或者影響較小,施工場地小,噪音小。而且能夠深入地下作業,這是開挖埋管無法比擬的優點。但是頂管技術也有缺點,施工時間較長,工程造價高等。
原材料要求
1.水泥標號要不低于425硅酸鹽水泥,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,因不可低于425硅酸鹽水泥,水泥性能應符號GB-175,GB-199,GB-748,GB-1344的規定,
2.石子最大粒徑不得低于管壁厚度的1/3,而且不得大于環向鋼筋凈距的3/4,細集料宜采用硬質中沙,細數模數M1為:2.3~3.0.
3.混凝土應允許摻加摻和料及外加劑,當摻煤灰做參合料時應符號GB-1596,GBJ-28的規定, 當摻外加劑時應符號GB-8076,GBJ-119的規定,當摻其他參合料時,應符合其他相應標準的規定.
4混凝土拌合用水應符合GBJ-63標準。
5.鋼筋應采用一般用途的低碳鋼筋,普通鋼筋扎圓盤條,冷拔冷扎低碳螺紋鋼筋,應符合GB-343或JC/T540的規定。
材料選擇
要選擇合格的鋼筋混凝土頂管,首先要查看廠家是否辦理了生產許可證的正規生產廠家,這樣才能最終保障自己和大家的利益,相關企業的生產許可信息可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網站查詢。
再次是查看產品的標志,按國家標準GBT 11836-2009《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頂管》9.1條款中規定出廠水泥管表面應標明企業名稱、商標、生產許可證編號、產品標記、生產日期和“嚴禁碰撞”等標志。頂管出廠應附有出廠證明書,證明書中有廠家相關信息、執行標準、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以及物理及力學性能的檢測報告;并且也應有第三方法定檢驗單位出具的質量檢驗報告。
產品優點
一般采用開挖施工需要地質比較好、深度不足4米的。較淺的管道,開挖施工速度較快,晚上挖,早上就可以回填,再鋪上鋼板,也不怎么影響交通。如果管道較深,為防止塌方,改造管道鋪設無需開挖,采用頂管施工,可減少車輛斷行給市民出行帶來的不便;在道路交叉口采用不斷行施工的工藝,可保證路口施工范圍內在6至12個小時內恢復開放交通,保證東西向道路的暢通。以前鋼筋混凝土頂管型鋼承口多用于Φ1350mm至Φ3000mm的大口徑頂管,如今,隨著頂管施工的日益普及,它已經開始全面取代其它鋼筋混凝土頂管,國內Φ600mm以上的鋼筋混凝土頂管均開始使用,效果良好。
質量控制
在施工階段,控制的要點就是嚴格按照審批通過的“施工組織設計”和“施工方案”進行施工控制,并做好關鍵工序工程、隱蔽工程驗收,閉水試驗及涂裝施工的質量檢驗工作。由于頂管工藝的特殊性,在施工過程中,重點做好以下內容的控制;①工作井作為頂管機的工作場地,須滿足頂管過程中結構的穩定安全,且截面設計須滿足頂管千斤頂、后背尺寸要求。在沉井施工過程中,重點監控沉井的終沉階段,尤其是在地質條件不好的情況下。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,應及時進行分析和糾偏,保證沉井下沉和干封底的質量。②在頂管施工前,要作好扎扎實實的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。讓所有施工人員除了掌握頂管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項外,還應掌握處置涌水、流砂等突發事件的方法。必須按照設定的管道中心線與頂管工作井、接收井建立地面與地下測量控制系統。當頂管頂進長度較長時,必須保證通風機械的正常運轉,以確保管內通風良好,避免安全事故。接口頂合時,應保證平整對中頂入,橡膠止水圈應均勻擠壓到位,接口鋼套環或承插口管壁密貼,木墊板無松動脫落,接口間隙均勻一致。③頂管出洞前,必須進行以下的控制,確保頂管順利出洞。A對頂管整個系統的安裝,單機調試進行全面檢查,并進行設備聯運調試。B檢查洞口橡膠止水圈的安裝是否牢固,尺寸是否準確,是否能完全封堵機頭與洞口空隙。C檢查洞口前方的土體是否正采取了加固措施,洞口前方是否建立了沉降監測。機頭出洞時,頂進操作應謹慎平穩勻速推進,首節管出洞口后應立即開始均勻壓注觸變泥漿。在管節出洞10~20m范圍內,檢查并督促施工員將切土、出泥、頂速、土壓、軸線、標高等施工參數逐漸調整至正常狀態。
管材進出
首先鋼筋混凝土頂管最小覆土:一般要求管頂覆土大于2.5倍的管道外直徑,其最小不得小于1.5倍的管道外直徑。 其次 鋼筋混凝土頂管施工需防止地面的沉降或隆起:在頂管施工沿線按一定間距布設沉降觀測點,監測頂管頂進施工期間的地面沉降量。開挖端面的取土過多或過少,會造成地面的沉降或隆起。為避免這種不良影響,可采取以下措施:在壓漿時要控制好壓力,恰好能平衡“泥漿套”以上土體的壓力。嚴格控制管道 接口的密封質量,防止滲漏。在某些管節埋藏較淺,離地面不足1.5米的位置,可采用沿管線局部壓鋼板,上堆砂包加載的形式,防止管節頂進時觸變泥漿上浮使到泥漿套失效。